发货码洋近1亿签约20年的经典图书品牌如何再度翻红?

时间: 2024-04-13 06:31:19   来源: 雕塑

  :累计发货470万册,发货码洋9011.3万元,引进出版20年,“鼹鼠”系列凭借最新版本再度翻红。而像“鼹鼠”这样畅销的经典图书品牌,接力出版社(简称“接力社”)不止一个,“巴巴爸爸”系列、“14只老鼠”系列、“蓝精灵”系列,发货码洋均已过亿!“鼹鼠”翻红的背后有哪些秘诀?接力社如何耕耘经典IP?

  “鼹鼠的故事(拼音版)”于今年8月上市,一个月内紧急加印2次,印量21.6万册,码洋540万元。“鼹鼠的故事”是接力社于2003年签约的图书品牌,凭借“拼音版”再度翻红是偶然还是必然?

  随着轻巧柔和的背景音乐响起,一个土丘慢慢地从地面隆起,一只憨态可掬的鼹鼠探出小脑袋,和它的伙伴们一起开始了森林里的探险。 捷克动画片《鼹鼠的故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放映,成为几代人童年的温暖记忆。

  2003年,在白冰总编辑和国际部同事的努力下,我社引进出版了“鼹鼠的故事”系列图书,让孩子们在荧屏外也能怀抱经典,欣赏捷克大师兹德内克·米勒先生这部图文并茂的佳作。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小鼹鼠”是我社最早引进的国外经典形象,也开创了我社引进版图画书的先河。此后,我社开始陆续引进《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巴巴爸爸”系列、“蓝精灵”系列等经典童书。

  “鼹鼠的故事”先有动画后有图书,1957年动画短片《鼹鼠做裤子》问世,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鼹鼠之父”米勒陆续创作了50多部讲述小鼹鼠历险经历的动画片。“鼹鼠”系列图书的创作则来得更晚一些。因为想要将几分钟的动画故事呈现到一本几十页的书里,涉及大量的创新和改写。动画片没有对话、旁白,书中要增加文字,图书的创作既要兼顾画面的美感、分镜的流畅,还应该要考虑构图的精巧、文本的契合。米勒坚决反对把动画片的截屏画面用在书里,要确保每一张内文图都是纯手工绘制。作者对于图书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图书具有极强的艺术审美性。

  相比于50多部动画片的体量,原著图画书最终只创作了十余册,被我社引进并集结出版为“鼹鼠的故事(经典版)”系列。除此以外,还有少量的低幼纸板书、认知书。如何利用好这些有限的图书内容,将“鼹鼠”品牌持久地做下去?我社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寻求本土化的创新;搭建“分级阅读”产品线;对经典内容做迭代更新。

  我社在翻译引进“鼹鼠”系列的低幼图书时,进行了本土化创新的尝试。以“鼹鼠儿歌认知书”为例,捷克语版的图书内容十分简单,如果将文字直接翻译过来,不是好的儿歌,也满足不了幼儿韵律启蒙的需求。我社邀请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童谣研究专家金波先生,请他结合每一页的插图和直译内容做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改写创编,确保最终出版的文本内容从难易程度上、韵律上,都符合0~3岁婴幼儿的阅读习惯和喜好。这套中西合璧的“鼹鼠儿歌认知书”让鼹鼠这个原本颇具异国风格的形象,呈现出中国本土化的新面貌。

  “鼹鼠儿歌认知书”于2018年进行了改版,将12册纸板书合订为1本精装版的儿歌集,性价比更高,好收纳,也方便父母为孩子翻阅讲读。

  “鼹鼠的故事(宝宝说英语)”是另一个本土化创新案例。这套书的前身是“鼹鼠的四季”系列、“鼹鼠的朋友”系列,这是两套幼儿纸板书,我社于2011年引进,故事内容分别围绕春夏秋冬四季和鼹鼠的森林动物朋友展开。考虑到两套书开本不一,纸板书定价偏高,我们为此统一了开本,增加了双语功能,于2018年推出 “鼹鼠的故事(宝宝说英语)”。书中的英语单词和句子本着简洁实用的原则,契合2~4岁孩子中英双语启蒙的需求,市场反馈很不错。

  从纸板书到精装图画书,再到双语图画书,我社将这些引进的内容根据不同时代的读者需求、市场变化去调整方向,进行本土化的改编,将它们以最适合的内容和形式呈现给中国小读者。

  搭建“分级阅读”产品线年出版了“鼹鼠的故事(经典版)”系列。图书上市后,有不少读者反馈文字量大,页数多,还有家长戏谑称“一读‘经典版’嗓子就冒烟”,这套书里最厚的《鼹鼠当医生》有92页。考虑到“经典版”的适读年龄稍有拔高,那是不是可以推出一套适合3~6岁孩子的亲子共读“鼹鼠”绘本?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后,我们决定启动这个方案。我社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葛冰对“经典版”进行译创、改编,保留了精彩的故事主线,将内容做浅语化的艺术提炼,在“经典版”的基础上减少了近一半的文字量,将每本书控制在40页左右。“鼹鼠的故事(妈妈讲讲版)”于2013年上市,广受好评,一度比“经典版”卖得更好。

  我社总编辑白冰一直提倡儿童分级阅读的理念:“就像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补充不同生理营养一样,指导孩子们看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书,才会让他们的阅读更加科学、有效。”我社曾举办过两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标准研讨会,旨在积极地倡导建立中国的儿童分级阅读标准。落实到图书出版,接力社也在积极地践行儿童分级阅读理念,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内容。

  “鼹鼠”系列的核心产品是2012年出版的“经典版”和2013年出版的“妈妈讲讲版”,两套书都已经有些年头了,急需根据当下的童书市场进行版本迭代,推陈出新。

  我们调研了市面上的同类竞品,像“不一样的卡梅拉”(注音版)、“神奇校车”(阅读版)等系列图书,销量可观,读者评价很高,它们和“鼹鼠的故事”一样都是经典IP,而且文字篇幅、图文比例、图书厚度都很接近。在调研的过程中,这套书的读者画像逐渐清晰起来,我们最终决定将“经典版”定位为5~8岁的拼音书。

  确定好了这套书的拼音形式,接下来是重新打磨内容。在梳理文本的时候,我时常想起麦克斯·珀金斯的这段话:“编辑并不给一本书增添东西,他最多只是作者的仆人。别觉得自己很重要。编辑充其量是在释放能量,他什么也没有创造。”本着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留作者风格的原则,但在处理某些内容时,仍免不了带有编辑个人痕迹的加工。

  希望看了这本书的小读者在遇到危急情况时,也可以像书中的鼹鼠那样保持冷静,喊出的话并不只是绝望的安慰,还能起到决胜的帮助。

  除了打磨文本,还应该要考虑设计的美观,封面永远是吸引读者的第一道风景线。这套书的封面要体现其经典性、文学性,让读者眼前一亮。因为捷克原版的封面很简单,背景是统一的纯色底,美编可用的素材不多,只能选择最麻烦的方式:从每本书的内文图里抠出可用的场景元素,将它们和外版封面里的主角形象拼到一起。经过反复的修改,最终,打造出一套画面鲜亮、背景丰富、形象饱满的封面方案。

  “鼹鼠的故事(拼音版)”于今年8月上市,套装定价300元,营销重点锁定在客单价较高的小红书平台。图书上市前夕,我们抢先将新书PPT发给哈爸、猴哥、安森妈妈等多位小红书大V进行“种草”推荐。随着我社对“鼹鼠”品牌经年累月不间断的宣传营销,“鼹鼠”系列图书一直在小红书有着不错的口碑和稳定的粉丝基础,达人们也早已和这只独一无二的小鼹鼠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非常愿意将这套新书推荐给他们的粉丝朋友。

  随着“拼音版”在全网的持续露出和传播,“鼹鼠”系列的别的产品如“绘本版”“宝宝说英语”也迎来了一波销售高峰,“鼹鼠”品牌的整体热度都得到了提升。慢慢的变多原本并不了解“鼹鼠”的小读者也慢慢地认识并爱上了“鼹鼠”,他们又把从书中读到的欢笑和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这只善良敦厚的小鼹鼠通过图画书走进了无数小读者的心中。

  接力社还有很多像“鼹鼠的故事”这样的经典品牌,它们在每一任编辑的用心照料下,历经时代的洗礼,逐渐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巴巴爸爸”系列图书自2009年出版至今,累计发货2058.7万册,发货码洋3.28亿元;“14只老鼠”系列图书自2010年出版至今,累计发货401万册,发货码洋1.27亿元;“蓝精灵”系列图书自2011年出版至今,累计发货1118.6万册,发货码洋为1.98亿元。接力社将这些永不褪色的经典童书传递到千家万户,给亿万中国孩子带去跨越时代的温暖和感动。

上一篇:斯特林已无法倒拼出完整单词 将确诊为痴呆症
下一篇:【48812】卢浮宫探秘:艺术与前史的交错之美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