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模翻制的罗丹《思维者》怎么落户长春?

时间: 2023-09-16 11:25:14   来源: 作品

  享誉国际的《思维者》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最著名的雕塑著作之一,有“雕塑城”美誉的吉林长春保藏着我国仅有的原模翻制《思维者》。它怎么来到长春?这件宗教意味颇浓的著作何故在我国广为人知?对此,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韩璐近来承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予以解读。

  韩璐:建设于2000年的长春国际雕塑园(原名“长春国际雕塑公园”),是一座以东西方文明艺术相融合为理念的大型现代雕塑艺术主题公园。到现在,在长春国际雕塑园共举行了五届国际雕塑大会及二十届国际雕塑著作约请展,具有国际216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件(组)雕塑著作。这也是长春作为“雕塑城”的由来。

  2003年9月,首届我国长春国际雕塑大会期间,多位官员、闻名雕塑家、学者主张长春适其时引入国际雕塑大师著作,长春采用了这个主张。

  在知悉长春欲引入雕塑大师艺术品的志愿后,法英两国有关人员来到长春调查雕塑艺术开展状况,对当地雕塑文明予以必定,长春也派出有关人员访问法国罗丹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并与法国蒙特勒伊市(与长春互为友好城市)打开雕塑沟通,两市还经过交换雕塑著作的方法,为引入罗丹的雕塑著作进行“热身”。

  2006年8月,在互相加深了解后,罗丹博物馆正式答应向长春出售罗丹原模翻制的雕塑著作《思维者》。2007年7月26日,《思维者》在长春国际雕塑园落户。

  依照国际惯例,雕塑著作中一具模子可以定量浇铸出多件相同的著作,这些著作都被视为原作。《思维者》一共有5具石膏模子,前4具在罗丹生前浇铸出了21件《思维者》著作。长春国际雕塑园的《思维者》则是罗丹博物馆用第5具模子浇铸的,雕塑上还刻有特别印记以辨别真伪。

  除了《思维者》外,长春雕塑园入口处还安放了罗丹的《加莱义民》《青铜时代》《巴尔扎克》《行走的人》等4件著作,构成“罗丹广场”。

  从东西文明沟通日益亲近的视点看,不只《思维者》来到了我国,还有十分多艺术著作落户我国,这是文明沟通的必定。

  韩璐:“思维者”的形象,开始被罗丹放置于雕塑《阴间之门》的门楣。后来这件著作被独立出来并扩大,成为人类现在熟知的青铜雕塑《思维者》。

  《阴间之门》是罗丹以但丁的《神曲·阴间篇》为主题创造的体现人间阴间的雕塑著作。故而在门楣上垂头坐着望向阴间的“思维者”,可以被看作是但丁自己,面临阴间中种种罪恶鬼魂而堕入深思。也有说法,那是艺术家罗丹自己,在创造《阴间之门》的过程中感触到阴间中人类的疾苦而堕入深思。

  不管这个“思维者”详细指代谁,或许都可将他视作“人的代表”。此“思维者”并非简略以天主视角去仰望众生,而是将自己代入到人类的苦楚情感中,共情、考虑、感触,这一点可以从罗丹刻画的人物身体言语中有所领会,包含绷紧的肌肉、抠紧的脚趾、深邃的目光、蹙紧的眉头、压抑的姿势。因此,“思维者”看似坐在高处,置身事外地洞悉人类疾苦,实则是置身于内,对人类的挣扎哀嚎感同身受。

  当然,这也是罗丹的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之处,那就是根据对人自身的调查,用最天然的方法去表述“人”,去刻画人体、体现人道。

  中新社记者:20世纪初,罗丹及其著作经过书本、报纸等传入我国,对我国艺术界、文学界发生巨大影响。您以为,这背面有何原因?

  韩璐:罗丹是最早被介绍到我国的西方现代艺术家之一,这其间美学我们宗白华、大文豪鲁迅等人奉献颇多。罗丹雕塑著作与古典雕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再沿袭用抱负美去“纠正天然”的方法来进行创造。他尊重天然,尊重被创造的目标自身,长于经过创造目标的根源特征去发掘实在的美并加以表达。正是罗丹在创造中关于日子和生命自身的尊重、复原及问候,才使其著作凸显出与古典雕塑从表面到内涵的许多不同,罗丹因此成为敞开现代雕塑大门的重要人物。

  《思维者》开始被介绍到我国时,正值我国新文明运动时期,那是我国社会和前史转型的重要时期,新文明运动动摇了封建思维的控制位置,将国民从五千年的思维禁闭中解放了出来。更重要的是,新文明运动高举的民主与科学的旗号,启示了其时的人们在精神上的觉悟。应该说,《思维者》的呈现正好符合这一思维解放浪潮。

  中新社记者:东西方雕塑艺术怎么更好地“破壁”沟通?普通人怎么赏识雕塑艺术?

  韩璐:雕塑艺术创造的体裁挑选、体现手法等,因为地域、民族、文明背景、艺术理念甚至社会政治体制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相貌,也会发生了解上的某种藩篱,但总有一些著作,可以逾越藩篱,直抵人心里最柔软的当地,激起汹涌的情感。有时,它们仅凭视觉等感官元素便可将人类连在一起。

  不管东方仍是西方人,都有同理心,情感天然也有某些符合点。那些重视人自身、发掘人道内核的著作,就比如《思维者》一般,以生命的含义为宗旨,把对人类的重视放在首位,如此,其艺术魅力便不限于表象可见的技法精深、造型精确,更在于内中对人道光芒的重视、对人类命运的思索。这样的雕塑艺术才干跨过地域与文明距离,逾越言语表达,终究打破壁垒、完成共识。

  国际上许多美术馆互相合作,进行展品互借、沟通,实际上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建立更多了解艺术、挨近艺术、赏识艺术、喜欢艺术的渠道。长春国际雕塑园依托与天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拉近了艺术与人的联系,人们徜徉其间,看到的不只是国际216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件(组)雕塑著作,还有不同的文明表述和多元化的艺术样貌。

  艺术之于人、艺术之于天然甚至生命的调和构建的联系,是人类生计过程中永久的论题。对普通人而言,或许不该限制在根据艺术的本体言语去讨论东西方艺术,而应用心领会人、天然、艺术一起构建的调和气氛。如此,不只能取得赏识艺术的愉悦,还能收成大天然带给人们的更深层次的考虑空间。(完)

  韩璐,艺术学博士,现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荷兰、波兰、澳大利亚、美国多所高校访问学者。雕塑著作屡次在全国美术著作展览、全国青年美术著作展览、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重要国内展览中当选并获奖。多件著作被我国雕塑学会、浙江美术馆、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长春国际雕塑园及韩国、泰国的艺术组织保藏。宣布雕塑艺术理论相关论文10余篇,出书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掌管社科项目2项。

上一篇:彰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一篇:共同见证中国航天蒸蒸日上!a豆14、a豆平板电脑3 航天版来了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