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雕文化_玉料_审美观_玉器

时间: 2024-03-14 02:59:37   来源: 作品

  在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把玉看作是比黄金还贵重的一种石头,古人对玉的喜爱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人们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崇玉、爱玉、赏玉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玉文化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占有主体地位。在篆字中,“玉”原为“王”。在封建帝制出现后,帝王的“王”与“玉”为同形字,为了区别开来,便在玉的“王”字加点作“玉”,玉与王有着不解的渊源。

  在古代,玉器是身份的象征,曾经一度为皇帝、朝廷专用,民间禁用;更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玉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洁白、美好、善良、高雅、华贵的象征。含玉的词多为褒义词,如赞美女人的词有玉女、玉人、玉容、颜如玉等;称赞住处的有玉府、玉堂、玉房、玉楼等;对月亮的雅称有玉兔、玉宫、玉蟾等;对衣食的赞词有:玉衣、玉帛、玉冠、玉食、玉实等;称人之情操高雅为冰清玉洁;称人之坚守美德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高贵无比,金银有价玉无价,价值连城,都能体现出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的制作可能已发展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在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遗址中,均有精美的玉器出土。中国玉器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经过历代统治者和鉴赏家的使用赏玩,经过礼学家的诠释美化,最后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玉成了人生必不可少的精神寄托。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自新石器时代绵延七千年经久不衰者,是玉器;与我们正常的生活关系最密切者,也是玉器。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其他工艺美术品不能替代的作用。

  玉雕艺术是利用玉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兴而普及的特种造型艺术。中国人对玉的审美观是中国人审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其基础。远古人假如没有长期的、充分的对玉的审美活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观点——“温”,那么今天中国人对玉的审美观将会形成另一种类型了。古人的玉审美观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古人整体的审美方式与原则。孔子提出的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之说,不仅是对玉的文化渊源的高度概括,而且还精辟地阐述了玉文化的思想内涵。秦汉以后,由于文学、音乐、戏曲、建筑、绘画、雕塑以及工艺美术的高度发展,大大丰富了中国人民审美观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玉的色彩美、音律美被重新探讨、逐步深化,古玉的欣赏与收藏成为新的社会风尚,由此派生的沁色美、残缺美等新的审美视角被爱玉者察觉,但这仅仅是某些社会群体在特定文化领域的审美要求,对中国人的审美观来说仅仅是一个交流而已,不能与上古审美观相提并论。

  中国玉雕文化,千言万语,归结一句话:玉是中国人审美观的基石。确切地说,玉应是中华民族审美观的基石。

  中国是爱玉的国度,玉石文化的传承贯穿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玉被赋予了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祈福驱邪、幸福长寿等多重美好的寓意,深受百姓的喜爱。当代人所称的“玉”,是几种特定的、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包括和田玉、翡翠、岫玉、南阳玉等,玉器就是用这些美石雕琢而成的器物。古人是这样解释玉的:“石之美,有五德者。”“石之美”是玉的自然属性,“有五德者”是指人们借物寓意,将玉石所具有的光泽温和、内外一致、声音清脆、质地坚韧、柔中有刚,五种品质与人应具备的仁、义、智、勇、洁五种品德相比附,是玉的社会属性。可见,玉之所以能成为今人眼中的美石,是因为它符合人们心中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的形成正是基于中华民族对于玉石美丽特征的认识。中华民族的祖先从石器时代起,就长期与石打交道,在对玉和石进行千百万次的对比、鉴别之后,对玉的特征有了明确的认识,最终将质地优于石凝结天地精华的各种玉从石中选择了出来。在当代艺术品中,其材料本身即具美质的,莫过于玉。将玉视为天下至美之材的观念,是构筑中国玉文化的认知基础。玉,质地细腻,折光柔和,颜色鲜艳,声音美妙。玉之美,是天然的美、永恒的美。

  玉质美。玉料粒度细致,质地细腻,坚硬缜密,有“坚缜细腻”之美;玉料滋润光莹,柔和且有光泽,有“温润而泽”之美;玉料杂质较少,有些甚至达到无瑕的程度,有“美玉无瑕”之美。玉料的玉质之美给人的感受是凝重、温润和纯洁。

  玉性美。玉料硬度高、韧度强,具有很强的耐磨性,且不易破碎。玉料光透柔和,多呈半透明状,能够充分彰显玉朦胧的阴柔之美。玉料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受酸碱的侵蚀,能够保存千万年而不朽。玉料物理性质独特,导热率低,故对冷热变化表现为惰性,适于佩戴和把玩。

  玉色美。玉料由于含有不同的元素,故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玉音美。玉料质地细密,敲之声音远播。玉磬的声音既悠扬悦耳、清越绵长,“玉振金声”就是对玉音美的最好诠释。中国人爱玉,孰人不知,孰人不晓。它外表美丽、柔美多情,那悠久的文化魅力,更是吸引着无数藏友为之折腰。珍贵的翡翠作品兼具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和收藏价值于一身,可给生活增添雅趣,带来吉祥如意。

  玉雕是从玉工具发展而来的,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从玉器形成到成熟,都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工艺。1958年在南阳黄山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圭形玉铲可以看作是玉器诞生的标志。殷商时代,玉雕大量制作礼仪用具和各种佩饰。西周玉器的特色是出现了琮、璧、璜、圭等礼器。春秋战国时期,琢玉工具得到了改善,雕刻工艺也逐步的提升,出现了浮雕、半浮雕和精湛的透雕技法。玉器成品常见有玉璜、玉琮、玉璧、玉镯、玉环、玉剑饰、龙形佩、成对器形玉件等。采用的玉材多为青玉和黄玉,白玉少见,亦有采用“独山玉”的。

  西汉继承了春秋战国器形特点,同时增加了新品种,新疆软玉源源流入中原。东汉除出现了白玉料的玉璧、玉环、鸡心佩、剑佩、带钩外,用于殉葬的“冥器”和各式容器、玩赏品种也大量出现。玉质有青玉、黄玉、墨玉和白玉,白玉成为玉中上品。

  魏、晋和南北朝时,石刻的风行使玉器制作少被重视。传世的器物很少,但图案清晰,十分秀丽。玉材有青玉、黄玉,白玉很少。唐代玉器出现了花鸟、人物饰纹,器物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并增加了有实用价值的杯、碗、盅等。玉器图案大量采用缠枝花卉、瓜果鸟兽、人物飞天、虫鱼为主要题材。

  刀法不乱、布局均匀、细而厚重是唐代玉雕的独特的时代风格。宋代在玉器制作上也反映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玉器以花、鸟、兽类为主,以龙凤呈祥图案为多。实用品有杯、洗、带板,陈设品主要有兽、鱼。当时,盛行做古玉器。仿古器形有青铜器、佩件,如剑饰、带板、佩饰等,玉材主要有白玉、墨玉、青玉,其中最多的是青玉和白玉。

  元、明、清是我国玉雕工艺的繁盛时期。元代的雕工既没有唐代器物的遗韵,也突破了宋代琢工。雕琢有粗有细,但粗犷的刀法深厚,颇有古风,细致得出奇,兽件上雕刻的毛发,刀法流畅,刻出的云纹上下翻腾,气势磅礴。这时期出现了“凸雕法”和“透雕法”,尤其凸雕的细工碾磨技法,更是前所未有。

  明代,扬州出现了大型玉器和以苏州为中心雕琢各种精巧的玉器,又由于新疆玉材的大量入关,玉雕技法逐步的提升,作坊林立、人才辈出,名作极多,在我国制玉史上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玉雕刀法出现了“三层透雕法”,镂雕十分精细,艺术性很高。题材也多,常见有松竹梅、花果、松鹿、人物、鸟兽、缠枝花卉等。

  清代,特别是中期,玉雕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峰。乾隆年间北京城为全国的制玉中心,并汇集各路能工巧匠献艺,出现了“俏色做法”“半浮雕”“透雕”等各种琢法。清代玉器雕琢得十分可爱,大小器件玲珑精致形象逼真。玉料选用也相当严格,但只要符合标准要求的玉材,无论是白玉、碧玉、墨玉、黄玉等都被采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珍藏的精品展现了明、清两代玉雕精华,其中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图”特别引人注目。流传民间的小件玉器,无论山水、花卉、人物、花鸟、飞禽、走兽,都雕得活灵活现。

  现代玉雕艺术是自清明以来又一鼎盛时期。从玉雕类型上分为三种:第一类仿古,仿商周,战国及汉代,此类玉器以造型纹饰刀法以及选材几乎完全类似;第二类仿明清风格,此类作品大部分以带创造性雕刻,以传统题材仿清明造型及刀法浑厚古朴,线条流畅,神似明清时期;第三类以全新理念设计,作品贯穿了作者的思想和个性,是个人情感的张扬。其中一些雕刻作品融合了西方雕塑的一些手法,甚至在探索着抽象题材,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脱离匠气使玉雕作品从单一的工过渡到更具艺术魅力创作,是艺与术的完美结合,透过心灵的震撼给人以感染。艺术是对生活的升华和总结,新一代的玉雕艺术家正努力创造出一件件绝佳的玉雕艺术作品,满足喜欢收藏的爱玉人士的需求。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悠久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玉石文化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其载体的中国玉石雕刻艺术从近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延续至今,创作出无数恢宏瑰丽的玉石雕刻艺术精品,令世人惊叹。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国泰民安,中国玉石雕刻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玉石雕刻的优秀人才,他们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新的美学元素和时代特色,带动了中国玉石雕刻艺术创作走向更广阔的领域。为了鼓励优秀玉石雕刻人才不断地进步,扶植玉石雕刻人才成长,促进具有时代特色的玉石雕刻文化的发展,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自2004年开始,在整个行业内开展了中国玉石雕刻雕大师荣誉称号的评定工作。截至2011年,共组织了4届评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中国玉石雕刻大师146位。这项工作的启动,对中国玉石雕刻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具有极高的示范效应。尤其是在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和严谨公正方面成为业内公认的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权威评审活动。

  中国玉雕艺术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技艺,有着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特性,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既往和当下的许多信息,它是生活的艺术,是历史背景和文化的“活化石”,既有历史性又有现代性,是历史背景和文化和现实文化的复合体,是古老民族文化积淀的记忆和象征。玉雕艺术家的作品,如同作家写书、音乐家谱曲、画家画画一样,对受众来说,现在和将来,都可能会成为一种获取观念、解读社会、认识历史的重要物质对象。(文/沈海滨)

上一篇:军阀军饷待遇及来历:了解军阀的军饷多少和读什么不相关字去掉。
下一篇:雕塑艺术家作品最高价排行榜
微信/电话同号 135-8216-1651 返回顶部
导航 电话咨询